Product logins

Find logins to all Clarivate products below.


chevron_left

2020年引文桂冠獎:致敬科研巨擘

2020年引文桂冠獎:致敬科研巨擘

科睿唯安分析師根據 Web of Science 的論文和引文資料,遴選出年度《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獲獎者 — 這些極具學術影響力的科研人員,被視為諾貝爾獎等級的科研巨擘

 

每年10月初諾貝爾大會 (Nobel Assembly) 將授予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自2002年以來,科睿唯安的分析師每年依據Web of Science™ 的論文和引文資料,遴選出《引文桂冠獎》獲獎者,今年亦不例外。獲此殊榮的科研巨擘發表的論文得到高頻率引用,他們以變革性乃至革命性的研究成果和學術影響力,為科學的發展和進步做出卓越貢獻。

 

引用預示影響力

五十年前,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暨科學文獻引文索引的創始者 Eugene Garfield 發表了 “Citation Indexing for Studying Science”Nature,227,669-671,1970)一文。文中以表格形式列出了1967年被引次數最高的50位科學家。

這份名單中有六位諾貝爾獎獲獎者,以及另外十位隨後贏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而其中八位是在該論文發表後十年內獲獎。Garfield博士證明了期刊文獻中的引文,尤其是高頻率引文,是彰顯科研人員在學界的影響力和個人聲望的一個有力指標。

表1顯示了在Web of Science中,發表於1970年至2020年期間的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的引文分佈情況。在約5,100萬篇論文中,被引次數等於或超過2,000次的論文只有5,700篇,占比僅為萬分之一。諾貝爾獎得主通常都發表過一篇或多篇被引次數不少於2,000的論文。因此,從千百萬科研人員中找出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家,不再是一項令人望而卻步的艱巨任務。我們只需聚焦一小批高被引論文及其作者,便有望達成目標。

 

表1.  1970年至2020年期間,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的引文分佈情況。來源:Web of Science™
被引次數 論文數量 累計論文數量
100,000 – 331,679* 2 2
50,000 – 99,999 13 15
10,000 – 49,999 261 276
5,000 – 9,999 716 992
3,000 – 4,999 1,613 2,605
2,000 – 2,999 3,078 5,683
1,000 – 1,999 16,029 21,712
500 – 999 62,596 84,308
0 – 499 50,637,099 50,721,407

 

當然,並不是被引次數最高的科研人員就能獲得諾貝爾獎。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只有「在物理學領域做出了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成就了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 [以及] 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成功實現了最重大的發現」的科學家才有資格問鼎諾貝爾獎。我們在《引文桂冠獎》的評選中,遵循了類似的辦法。

 

衡量諾貝爾獎等級的影響力

自2002年以來,科睿唯安一直按照諾貝爾獎表彰的領域(即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和經濟學)評選《引文桂冠獎》。《引文桂冠獎》得主均為科研巨擘,對各自的研究領域產生了變革性的影響。《引文桂冠獎》的稱號,也反映了獲獎者被引用次數之高超乎同行,並且成功發表過多篇高被引論文。

不過,高頻率引用只是入選《引文桂冠獎》的一個前提條件。儘管高頻率引用能展現科研人員所做貢獻的某些影響力,但我們也強調:引文資料應與質性資料以及專家判斷相結合。對獎項、成員身份以及開創性影響力的專家級審查,能讓我們更深入地瞭解科研人員的影響力,以及它是否反映了諾貝爾獎所認可的重大發現、發明或改進。

在這些資料集的交叉點,我們發現:《引文桂冠獎》獲得者往往是諾貝爾獎潛在得主乃至熱門人選。迄今為止,我們已評出300多位《引文桂冠獎》獲獎者。截至2020年9月,有54人在獲得《引文桂冠獎》後獲得了諾貝爾獎,其中29人是在獲得《引文桂冠獎》後兩年內榮獲諾貝爾獎的。

 

新一屆科研巨擘

今年,我們評選出24位在諾貝爾獎四大學科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新的《引文桂冠獎》獲得者。他們都貢獻了高被引論文,研究主題包括:

  • 催生個人化的癌症治療方法的遺傳學發現
  • 星系形成與演化的基礎研究
  • 自我組裝的超分子化學 ─ 此一研究進展的靈感來自自然界
  • 勞動經濟學研究,尤其是對女性參與以及性別薪酬差別的分析。

一如既往,我們並不試圖預測某人會在某一年榮獲諾貝爾獎,而是致力於找出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人員。用社會學家Harriet Zuckerman的話說,「那些諾貝爾獎等級的科學家在任何意義上都絲毫不遜色於諾貝爾獲獎者。」儘管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諾貝爾獎得主,但我們認為,這些科研人員的科研成就理應得到表彰和弘揚。

當2020年諾貝爾獎揭曉時,我們將得知有哪些人從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人員,晉身為諾貝爾獎得主。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我們預計其中必不乏《引文桂冠獎》獲獎者。

 

查看最新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歷年成功預測名單

Related insights

The latest news, technologies, and resources from our team.

利用 Web of Science 的代理式人工智慧 (AI Agent) 簡化探討流程 利用 Web of Science 的代理式人工智慧 (AI Agent) 簡化探討流程
Blog April 10, 2025
利用 Web of Science 的代理式人工智慧 (AI Agent) 簡化探討流程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引文桂冠獎」再次全部命中!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引文桂冠獎」再次全部命中!
Blog November 7, 2024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引文桂冠獎」再次全部命中!
【精彩回顧】2025 Web of Science 用戶會—洞察 × 數據 × 行動:透過AI與數據驅動的學術新局 【精彩回顧】2025 Web of Science 用戶會—洞察 × 數據 × 行動:透過AI與數據驅動的學術新局
Blog July 31, 2025
【精彩回顧】2025 Web of Science 用戶會—洞察 × 數據 × 行動:透過AI與數據驅動的學術新局
chevron_left
chevron_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