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期刊都有它的故事

Web of Science 從 Dr. Eugene Garfield 開始編制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時就堅持著選刊的原則。一直以來,所秉持的精神是讓科研學者能夠從高影響力的期刊獲得更多科學發展的資訊,因此50年來的選刊原則從未改變。透過我們專業的主編團隊對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輯期刊收錄的嚴格的把關,我們努力幫使用者嚴選並追蹤每本期刊出刊品質,致力於提供最完整的引文資料庫。

尚未被收錄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輯的期刊,持續努力想要提升期刊品質以達到收錄的原則;已收錄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輯的期刊,編輯們也力求期刊影響力能節節高升。因此,一年一度在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所發布的 Journal Impact Factor 更是參考的必要指標。

JCR在6月26日正式發布最新2017的 Impact Factor 等多項期刊指標。今年科睿唯安想藉由JCR告訴大家的是「每一本期刊都有它的故事」,因此在這次的正式發布,已有很多人發現資料庫似乎有點不一樣。沒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每本期刊都是由許多的研究者的貢獻而組成,我們在每本期刊新增了Journal Profile的頁面,呈現更清楚明白期刊的影響力。

 

而其中最受注目的指標 Journal Impact Factor 之所以能夠被各方認可,很大的重點在於我們可以用很簡單的計算公式,就能得到期刊的影響力的數值,不只讓研究者可以做為投稿期刊的參考,也是出版社每年做為影響力評估的重要依據。

Journal Impact Factor 計算公式
Journal Impact Factor 計算公式

 

為了努力讓每位研究者對我們資料更加信賴與支持,今年 Journal Impact Factor 的計算完全透明化,把被引用文章與引用文獻都能清楚的呈現。除此之外,今年的引文計算更加入了 Book Citation Index 的引用。雖然專書在整體引用貢獻並不多,但是加入專書的計算,更能完整呈現每本期刊的學術影響力與學術社群的交流全貌。

 

而如果您正緊盯著JCR的資料,應該也發現到我們新增的國家與機構對期刊的貢獻度 (Contributions by country/Region and by Organizations) 。主要目的是希望能為研究者提供這本期刊的受眾群來源,特別是對於正在苦惱如何選刊的研究者或是期刊主編想了解某期刊國際影響力與文章分布來源,這部份的資料是非常有利用參考的價值。

 

當然,在 JCR的發布的同時,為了保障 Journal Impact Factor 的公平性,針對涉嫌操作Impact Factor的期刊,我們將不公布它們的今年的 Journal Impact Factor,科睿唯安努力為每位研究者把關,以避免研究者的研究結果沒辦法在最適合的期刊發表與呈現。

曾有人開完笑的說:「想要整一位老師,就叫他去辦期刊」,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卻道盡了辦一本期刊有多麼的辛苦與不易。辦期刊需要極大的熱情以及對研究的熱愛,也是身為研究者想要為學術界貢獻的一份心意。期刊內容最終的呈現,不僅是期刊經營者本身的努力,也是許多的科學家研究結晶的集合。科睿唯安希望藉由更透明的數據,更有價值的視角,讓每本期刊都能真實呈現他們想要述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