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唯安點名台灣世界級高教人才,科研接軌綠能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

本文同步刊登於 聯合新聞網

 

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全球暖化造成氣候極端現象,各國發展綠色能源勢在必行,而擁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和海島資源的台灣,更是積極布局,政府於「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中列入「綠能科技」項目,揭示台灣下世代產業發展的核心。

產業技術創新往往來自高教科研的驅動。根據科睿唯安 (Clarivate Analytics) 2018年高被引學者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入圍名單顯示,台灣今年多位高被引學者在「綠色能源」研究表現優異,不僅接軌產業甚至提升台灣科研國際聲量。

 

首度增設高被引跨領域提名 綠能研究急需跨界高教人才

台灣以綠能研究入選的高被引學者,有兩位因今年增設跨領域指標而提名。事實上,綠能研究很難只仰賴單一學門,而是橫跨光電、材料、化學、航太等多領域。兼具學術與產業實務經驗、在綠能領域深耕30年的台大化學系劉如熹教授即是跨領域綠能研究代表學者之一,他表示高教人才培育可帶動台灣綠能產業發展,尤其在經費補助與提高國際交流方面助益更甚,是未來高教競爭力關鍵。

同屬今年跨領域高被引學者之一的成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陳昭宇教授認為,學術論文的方向已不再侷限於傳統領域,融合多領域的研究能展現更完整成果。尤其太陽能技術涉及物理、化學、材料、化工或光電等範疇,相對吸引各學科的討論,也再次印證綠能等新興科技領域對跨界人才的需求。

 

台灣綠能研究受世界矚目 獲選高被引學者有助國際學術合作

台灣在綠能領域的學術成果備受矚目。連續第三年被選為高被引學者的成大航太太空工程系陳維新教授認為,獲選後他更常受邀在國際研討會及他國學術機構演講與參與期刊編輯,不僅增加了與全球學術交流的機會,亦大幅提高研究成果的國際能見度。

劉如熹教授近期則在具高指標性的《美國化學學會能源研究快報》(ACS Energy Letters) 發表三篇有關固態鋰離子電池的論文,對我國在全球綠能領域的影響力有極大助益。他認為研究不能閉門造車,需多和他國學者交流才能擁有更廣闊的視野,讓台灣學術能量更被國際看見。

陳維新教授也分享正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共同執行國際研究,進而促成雙邊國家科技部的後續合作。陳昭宇教授補充,在選擇研究議題時可搭配學術論文與期刊資料庫,更容易找到研究相似或互補的合作單位。

 

政策領航深化綠能研究 助產學接軌促技術落地

針對台灣綠能產業發展,高被引學者皆認為政府政策將成關鍵。劉如熹教授建議可由科技部主導,集結學界與業界專家共同討論制定綠能研發項目,並由國家投入資源,媒合專家執行研究。此外,研究成果評定應以專利申請及技術移轉為主,相信將有助科研與產業更緊密結合。

陳維新教授回應,除由政府主導統整業界需求,還可透過政策落實產學資訊平台的建立,藉此篩選出各地域的產業需求。如此可實質建立產學合作網絡,科研將能更聚焦發展業界需求技術,促使研究實務化。

對上述建議,陳昭宇教授也提及在官產學的互動中,高教應扮演技術研發及人才培育的角色,以學界研發關鍵技術、業界接手商業量產為目標,產學分工創造效益極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