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獲選為高被引學者?那得先了解高被引論文

科睿唯安在2017年11月公佈2017年高被引學者名單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隨即開始馬不停蹄的將這份榮耀送到全台灣的高被引學者的手中。每位高被引學者都很高興自己的研究獲得肯定,同時也認可科睿唯安提供一種精確且客觀的遴選方法。研究同行們引用了這些高被引學者的論文,即代表著他們信任並認可這些高被引論文的研究人員以及他們的研究成果。因此入選「高被引學者」,意味著該學者在其所研究領域具有世界級影響力,其研究成果為該領域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而高被引學者的遴選基礎在於「高被引論文 (Highly Cited Papers)」,也就是本篇文章想要分享的重點。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基本科學指標,簡稱ESI) 是根據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輯的 SCI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跟 S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的資料所延伸的另一個資料庫。透過 ESI 可以快速了解某個領域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機構、文章與研究前沿,而高被引論文 (Highly Cited Papers) 就是在 ESI 裡面所提供的重要資訊。ESI 以十年的滾動資料做為分析的基礎,二個月更新一次,因此對於科學家而言,既可長期追蹤高影響力的文章與學科之間的變化,也可以按研究領域對國家、期刊、論文、機構進行全球的排名。

 

所謂的高被引論文 (Highly Cited Papers) 是指以同年度同學科領域中被引次數排名位於全球前1%的論文。如下圖所示,依照作者所投稿的期刊所屬的學科* 與文章出版年,即可快速查到其全球前1%的門檻值。舉例來說,如果作者投了一篇文章是屬於電腦科學的領域,且在2015年出版,其文章到最新 ESI 所更新前為止,文章的被引用次數要高於25次,才會被計算為高被引論文。這裡要注意的是,門檻值並非萬年不變,如前文所提,ESI 是10年的滾動資料,因此在每一次的資料更新時,門檻值都會有所變動,因此要成為每一期高被引論文,就必須要維持其研究的影響力,且持續追蹤 ESI 資料庫。

 

但有個地方要特別提醒的是,ESI 的學科分類與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輯的分類大為不同;ESI 總共有22個學科,而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輯 則有252個學科分類,因此期刊分類的學科會有所不同。而當作者在查尋自己的文章應該屬於哪個分類,一定要在 ESI 中查明學科分類才會是最正確的,否則會對於期刊的學科產生誤解。

 

在了解高被引論文之後,恭喜您已經有70%的概念知道高被引學者是如何產生的。是的!高被引學者的遴選來源是根據所訂的時間區段中所有的高被引論文的作者。但是,常常有老師詢問,自己本身也有很多篇高被引論文,為什麼都沒被選入高被引學者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不難。高被引學者的計算是依照作者在同一個領域發表的高被引論文數或被引用的次數,如果作者能達到該領域所設定的門檻,則入選高被引學者的名單,詳細遴選方法請參考高被引學者網站。因此,一旦老師的高被引論文是分散在不同的 ESI 學科領域,很容易文章數或是被引用次數無法達到該領域高被引學者遴選的標準。

高被引學者的獲選實屬不易,我們除了肯定學者們的研究影響力之外,更希望能夠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科睿唯安在每年的年底都會公布最新的高被引學者名單,希望大家能持續關注,而綜觀近幾年的名單變化,台灣的高被引學者一直以來都在15至20位左右,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入選學者的學科變化,今年,台灣出現了第一位化學學科的高被引學者。我們期待在台灣蓬勃的學術發展下,未來能有更多的台灣高被引學者在世界的舞台發光發熱。

 

 

*除了Nature、Science與PNAS…等期刊是按每篇文章分學科領域單獨分類,但每篇文章也只會分到一個學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