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助您遠離掠奪性期刊的學術陷阱?

作者:科睿唯安 Web of Science事業群團隊 官欣瑩、鄭則謙

 

自3月27日知名媒體大篇幅在討論「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以來,造成學術界很大的震撼與關注。關於掠奪性期刊的討論,我們近幾年就開始在各大學中宣導並提醒學者要避開掠奪性期刊/研討會,也讓很多老師們注意到這些包著美麗糖衣但卻會影響自己的研究發表與學術聲譽的學術陷阱。在看完媒體報導後,更深刻感受 Web of Science 的期刊高標準收錄原則所帶來的力量,原來收錄原則的初衷是想透過嚴選高影響力的期刊,讓研究者只要透過資料庫就可過濾雜訊並快速收集領域內的最新研究動態與全貌。更重要的,Web of Science 選刊原則已持續堅持50多年,此精神也造就了今時今日讓學者避免被這些掠奪性期刊傷害的基石。

不論是報導中受訪的幾位學者或是其他延伸報導的文章,都強調投稿前應該要用 Journal Impact Factor 或是 Web of Science 來了解期刊影響力。這的確是我們在每場分享會中,都會跟老師們提醒的重點。但很多時候老師們在收到Call for paper的信後,就習慣先從Google去查詢該期刊的 Journal Impact Factor。然而,許多期刊並未被 Web of Science 收錄,卻會在網站上用造假的 Journal Impact Factor 來吸引學者投稿甚至透過Google查詢時也利用造假的數據及頁面讓學者們信以為真,此等案例屢見不鮮。事實上 Journal Impact Factor 是來自於科睿唯安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資料庫,由編輯團隊針對每本期刊的追蹤與分析進行每年更新,這是一個絕對中立超然的專家組織,不曾自行出版任何期刊或投稿,才能締造幾十年來屹立不搖的學術標準。呼籲學者們實際到資料庫查找與確認才是避免受騙的最佳途徑。

 

當然,在評估一本期刊除了要參考 Journal Impact Factor 之外,Journal Citation Reports資料庫更提供了歷年資料、多種指標、出刊頻率、期刊受眾與Journal Impact Factor的計算細節等內容,讓學者可以掌握更多期刊影響力的資訊後,再去決定該本期刊是否為投稿的標的。對期刊出版的內容、影響力、收稿習慣越熟悉,越能提高稿件被接受的機會。

 

報導中除了分析掠奪性期刊/研討會的操作方式外,更點出了「同儕評閱(Peer Review)」的重要性。同儕評閱是把關學術研究品質非常重要的環節。然而,作為審查者(Reviewer) 經常被認為是件既花時間又耗費精神的苦差事,導致許多學者不願投入或接受期刊主編們的邀請。科睿唯安不僅同樣提倡同儕評閱的重要性,更希望提高國內審查者的品質甚至數量,因此提供一套審查者免費訓練課程。透過課程可以讓更多的學者了解審查文章的重點與技巧,也可藉由這樣的方式讓青年學者或是更多研究人員投入同儕評閱。不僅可以和領域內的專家連結,更可以拓展自己的學術聲譽。我們相信優秀的同儕評閱 (peer review) 可以推動研究的進程,確保高品質和高影響力的研究成果,而學者們於學術生涯中曾經協助期刊進行審查的紀錄,更是不可抹滅的學術貢獻之一。因此,科睿唯安建立Peer Review的認可與紀錄機制,希望透過旗下全球知名同儕評閱專家平台 Publons 讓期刊與學者雙方都有很好的資源,並持續鼓勵推動創新研究。

Open Access的出版模式是希望能促進學術的互動與知識的分享,然而卻被有心人士操作成一種「商機」從中獲利,害得學者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掉入了令他們苦惱又憤怒的陷阱。台灣學者的研究絕對值得被全球看見,科睿唯安提供全面性的學術平台與服務,希望透過各方的合作能夠帶動科學的創新並讓台灣的學術站上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