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被引學者探討臺灣高教發展—專訪國立臺灣大學 劉如熹教授

劉如熹教授是台灣第一位研發出紅光發光二極體的學者,研究焦點專注於材料化學核心技術中的「光轉換光」、「光轉換電」及「光轉換熱」的配方、合成、分析與應用,是綠能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劉教授早期服務於工業技術研究院,熟悉與業界的合作與需求,曾擔任國家能源計畫儲能召集人(2010/6-2018/12),不僅研究卓越更兼具豐富的產學研發經驗。

 

高教人才深深影響國家競爭力,目前已流失不少教授到海外任教,且博士研究生的培育面臨斷層。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劉如熹教授接受科睿唯安訪問時,精闢分享其觀察到臺灣高教環境存在的現象,以及學者研究時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出可能的解決看法,期望能分享給政府與學界參考。

 

臺灣高教環境:高教人才荒政府應提高博士生薪資與資源投入

劉如熹教授表示,目前臺灣呈現高教人才荒,不但教授人才大量流失,臺灣的博士研究生亦短缺。其原因可歸咎於長期於經費、硬體與人才培育等各方面資源投入不足,很難與國外相比。以教授個人薪資與實驗室投入來說,大陸與香港皆是臺灣的三到五倍,因此容易造成新進研究學者外移;而博士生的薪資亦低於業界,故造成臺灣碩士生越來越不願意投身在博士學位。以國家未來人才培養層面來看,如果身為一個優秀教授沒有學生可培養,基本上國家未來人才會漸漸缺乏而造成競爭力薄弱。

因此,劉如熹教授認為政府應該重視如何讓新一代年輕人願意留下來唸博士。最簡單的作法是提供博士優於就業的薪水待遇,例如提高到現在的兩倍,學生就有更高的願意留下來唸博士,這樣國家未來才會有人才,競爭力才會好。此外,除了由薪資著手外,政府(尤其是科技部)一定要支持大型設備投入與增加經費補助。有了良好的資源投入基礎,教授才能有基本競爭力培養學生,進而無論於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才有良好的發展。

 

臺灣研究學者困境:經費爭取不易秉持良性互助精神與好的研究成果爭取

近年來高教經費逐年減少,大部分研究學者往往於經費申請上有看運氣的問題。劉如熹教授表示,經費申請與研究成果之展現息息相關。

以自身經驗來說,提計畫書給科技部時,科技部會評估研究是否能有預期的研究成果而決定是否願意支持投資。當科技部願意投資時,自己也努力提供好的研究成果,讓科技部獲得想要的結果,進一步也能進行產學合作。業界則是需要先看到研究成果才會想支援研究,有鑒於此種良性互助的因果關係,研究學者可藉由提升本身整體研究質與量的方法,增加經費爭取的機會。此外,研究學者透過國際合作與展現研究成果之國際能見度,亦會對經費申請有所助益。

 

臺灣學者研究發展建議捨棄閉門造車,走向國際合作

近年來臺灣學術環境偏重於應用研究、基礎研究漸少,且研究皆期望能盡量促成產學合作。研究學者如何發展下一個研究?如何提出好的研究成果呢?劉如熹教授表示,無論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不一定所有研究都適合發展產學合作。研究過程是讓研究學者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因此不論在那個領域的研究發展,都會有很好的成果。至於研究學者如何發展研究,如何獲得好的研究成果,劉如熹教授建議可由以下方面著手:

  1. 瞭解最新的研究趨勢,找出未發掘的研究議題。

定期以 Web of Science 去查領域最新的期刊論文,瞭解最新研究趨勢,並且應用「論文地圖」的概念,透過分析各篇論文概念來找出未發掘的研究議題。劉如熹教授會訓練研究生熟練運用Web of Science作為研究的入口,曾經他與學生就用Web of Science分析出鈣鈦礦電池是個可以投入的研究,而這個主題也剛好出現在2017年與2018年科睿唯安的研究前沿報告當中。

  1. 掌握研究核心與定位,拓展適合時下的研究議題

永遠瞭解自己的研究核心與定位,不發展不符合己身核心技術的研究議題。此外,隨時需因應研究環境變化,找出與核心能力相關之熱門發展議題。

  1. 積極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

主動與國際接軌交流,擴展國際視野,與其他國際研究者一起做研究。透過國際研討會、邀請學者拜訪或是交換學生等不同的途徑,增加相互交流的機會,並發掘研究合作的可能。不僅同時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更能擴展自身國際能見度,獲取更多資源與增加申請補助的機會。

 

此次與劉如熹教授交流,可以深刻感受到劉教授對於人才培育的重視,也注重運用好的研究工具來幫自己隨時跟進研究發展的態勢。透過以上劉教授的經驗分享,希望可以讓更多研究者為台灣的學術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