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腫瘤領域交易縱覽和趨勢

受腫瘤免疫學推動,腫瘤是當前交易最多的領域。過去5年中,一共有35筆十億美元以上的交易,其中32筆是關於腫瘤的。科睿唯安的作者將在本文中探討腫瘤領域交易的最新趨勢。

 

與2016年相同,2017年腫瘤繼續成爲所有治療領域中交易最多的一類(BioPharma Dealmakers B3–B5,2017年6月)。2017年交易最活躍的21家公司中,只有5家公司(安斯泰來、百靈佳殷格翰、吉利德、諾華和賽諾菲)腫瘤不是其交易數量最多的領域(圖1)。這裡一個關鍵的驅動因素可能是當前腫瘤領域的主導地位和預期成長。2017年EvaluatePharma預測,腫瘤將繼續成爲交易最多的領域,一直到2022年,該領域交易金額年複合成長率將超過12%,到2022年總交易金額達到接近2,200億美元。

圖1:2017年,最大的50家製藥公司(按2016年銷售額計)每家均在腫瘤領域進行了至少5筆買方交易。
圖1:2017年,最大的50家製藥公司(按2016年銷售額計)每家均在腫瘤領域進行了至少5筆買方交易。交易包括兼併和收購、授權交易、組建合資公司以及僅涉及研究的交易。這些交易啓動時間是2017年1月至12月(數據細節詳見附註)。

 

2013-2017年腫瘤領域交易回顧(圖1)顯示,這期間的頭3年交易量急劇增加(圖2)。成長的一個主要驅動力可能是2014年下半年頭兩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PD1/PD-L1 — 默沙東的 Keytruda (pembrolizumab) 和必治妥施貴寶的 Opdivo (nivolumab) 獲得核准。這造成一波交易的加速,不僅是圍繞其他檢查點抑制劑的交易,還包括與這類藥物聯用時可以提供協同獲益的産品和技術。

圖2:2013-2017年腫瘤領域授權交易、組建合資公司以及僅涉及研究的交易量和交易額。
圖2:2013-2017年腫瘤領域授權交易、組建合資公司以及僅涉及研究的交易量和交易額。2013-2015年交易活動大幅增加(數據細節詳見附註)。

 

與2015和2016年相比,2017年腫瘤領域的交易數量略有下降,分別下降6%和4%。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公司正在等待美國稅收變化的影響,以及PD1或PD-L1聯用治療方案的數量已經達到潛在高點。不過,交易的總價值維持不變(圖2)。2017年7月,阿斯特捷利康和默沙東之間的交易額高達85億美元(包括或有付款),是交易總價得以維持的關鍵因素。該交易的重點在阿斯特捷利康的PARP抑制劑 Lynparza (olaparib) 和 MEK1/2 激酶抑制劑 selumetinib 與 默沙東的 PD-1和PD-L1 抗體聯用。這筆交易展示了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大交易是如何影響到全年的交易總額的。如果沒有這筆交易,2017年的交易總額大約是200億美元,低於過去三年的平均值310億美元,不過仍舊比2013年的150億美元要高很多。

阿斯特捷利康和默沙東之間的交易是過去五年中交易金額最高的一筆交易,不過在此期間還另外有35筆交易的金額超過10億美元(表1)。這35筆交易中,32筆是專注於腫瘤免疫治療,很多涉及新興平台,如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與之相反,同期14筆最大的腫瘤領域併購交易的類型則更爲多樣化(表2):必治妥施貴寶 (BMS)、吉利德和安斯泰來開展了腫瘤免疫方面的交易,另外有3筆交易專注於下一代基於激素的癌症製藥(輝瑞 — Medivation,嬌生 — Aragon,基因泰克 — Seragon),還有4筆交易是專注於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艾伯維 — Pharmacyclics,武田 — ARIAD,安進 — Onyx,羅氏 — Ignyta)。此外,這些大交易中約有三分之一是旨在獲得短期回報的戰略性産品收購,如艾伯維200億美元收購Pharmacyclics,以緩解面臨生物類似藥的競爭的Humira的銷售壓力。

表1:2013-2017年腫瘤領域交易額超過10億美元的授權交易、組建合資公司以及僅涉及研究的交易
表1:2013-2017年腫瘤領域交易額超過10億美元的授權交易、組建合資公司以及僅涉及研究的交易(*是指交易簽署時的開發階段)

 

表2:2013-2017年期間,交易額超過10億美元的腫瘤領域併購交易。
表2:2013-2017年期間,交易額超過10億美元的腫瘤領域併購交易。這段時間共有57筆併購交易披露了財務數據。僅考慮其中涉及藥物的交易(數據細節詳見附註)。

大型製藥公司主導了數十億美元的併購交易。然而,較小型的公司的在併購交易數量上表現得很活躍。2013-2017年期間,Juno  Therapeutics是最爲活躍的買方,收購了四家公司(ZetaRx、X-Body、AbVitro 和 Redox),總金額不到4億美元。收購支撐了Juno的開發産品線,發展爲一家完全整合的癌症免疫治療公司,使其本身成爲一個有吸引力的首個目標。

按照交易簽署時的開發階段來看,58%的交易在開發階段簽署。儘管如此,這些交易的總價值仍然非常高(圖3),所分析的五年期間,發現階段交易額的中位數爲2億美元(前期付款的中位數是1,700萬美元)。

圖3:2013-2017年簽署的授權、建立合資企業和僅涉及研究的腫瘤領域交易,按研發階段分類。
圖3:2013-2017年簽署的授權、建立合資企業和僅涉及研究的腫瘤領域交易,按研發階段分類。阿斯特捷利康與默沙東之間85億美元的交易對已上市産品的交易額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在計算平均值時排除了這筆交易(數據細節詳見附註)。

將各家公司腫瘤領域的授權交易按照交易數量排名,可以看到,大型製藥公司不僅占據了受讓方的絕大多數,而且在許可方中也占有相當多數(圖4)。最明顯的例子是阿斯特捷利康,該公司的交易數量在許可方中僅次於主要的腫瘤研究機構,證明了該公司公開聲明的戰略是出售或者共同分享在研産品的權益以獲取收入,然後將資金投入研發以達到恢復成長的目標。默沙東、嬌生、BMS、禮來和安進…等公司也圍繞早期資産開展了一些轉讓許可的交易,這些公司可能當前已經調低了這些項目內部投資的優先級。這些交易可能包括購回的選擇權,允許公司在後期階段重新獲得這些産品的權益。

圖4:2013-2017年開展腫瘤領域授權交易數量最多的受讓方和許可方。
圖4:2013-2017年開展腫瘤領域授權交易數量最多的受讓方和許可方。

 

就交易地點而言,美國占據了一半以上(56%)。交易侷限於某個特定地區的,也是主要發生在美國,美國公司或組織之間發生的交易占了大約40%。歐洲境內的內部交易列第二位,占總數的13%。其次是歐美之間的交易(受讓方在美國的占10%,在歐洲的占大約9%)。東西方國家之間的交易僅占總數的很小部分。

總之,腫瘤領域在2017年仍然是最具競爭力的交易領域,而腫瘤免疫治療仍是其主要驅動力。早期發現階段的交易主導了授權交易,這類交易通常有非常大的價值上升空間。由於全球金融風險的不確定性,而且首批檢查點抑制劑獲批之後的交易狂潮已經趨於平穩,所以未來的情况很難預測。然而,隨著美國稅收改革,以及CAR-T細胞療法、抗體-藥物偶聯和雙特異抗體等下一代技術的臨床證據的展現,我們預計2018年又將是一個交易大年。事實上,截止目前,2018年已經出現了一筆大交易:新基(Celgene)以90億美元收購CAR-T細胞公司Juno Therapeutics。其他有助於維持高水平交易的因素包括:很明顯一些大型製藥公司希望將在研産品的權益出售以獲得額外收入,同時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尋求更多的跨地區合作機會。

 

 

原文作者: Jamie Munro 和 Helen Dowden

本文內容源自 科睿唯安 團隊在Nature系列上發表的文章《Trends in oncology dealmaking》

 


附註:腫瘤領域交易分析所用的數據和方法

所有的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的腫瘤領域交易都來自於 科睿唯安 Cortellis 資料庫。從中選取交易類型爲收購(100%或多數股權)、合併、反向合併、合資公司、僅涉及研究的交易,以及「基本授權」、「合作開發」、「合作銷售」、「合作推廣」和「合作」這些類型的授權交易用於分析。

使用「技術」分類,排除不專注於治療藥物的交易,篩選出數據。以下任一交易被排除:檢測産品、生物資訊、生物標記、診斷方法、藥物製劑、藥物篩選、仿製藥、基因組技術、影像學、設備、實驗室試劑、生産、醫療和其他器材、放射性標記、服務協議和軟體。所有「未確定的」交易和「被終止的」收購交易也被排除。最終的數據集如下:併購(94筆交易)、授權和組建合資公司(1385筆交易)。